icon-search
  • 85001976
  • IMG_9230
  • IMG_9191
  • Still 2024-08-30 132807_1.1.1_0
  • Still 2024-08-30 132807_1.11.1
  • 20241105-阿布斯-00007
  • 20241105-阿布斯-00015
  • 20241105-阿布斯-00020
  • 13562
  • 13558
  • 0712 abus苧麻課程新-01-01

台東風土工藝—跟Abus老師學苧麻織繡

NT$ 900.00
- +
icon-bag 加入購物車
Home

0712 abus苧麻課程新-01-01

「苧麻不只是一根線」

它連結著族群的文化與記憶,也讓「生活」被織進日常的每一寸布裡。從手中的纖維,牽起一段工藝與產地的對話,一條線,承載多少代人的生活記憶?

布農族工藝師 Abus 邱春女老師以傳統織布、織紋及繡紋等工藝製作與傳承;2016 年開始開闢苧麻田,目前專注苧麻染織工藝,從種植、培育到取纖、清洗、搓線、染色等完整程序。在這系列課裡,Abus 老師帶我們一同走進苧麻的世界。從採麻後的剝皮、清洗、柔化、搓線,到漂煮與天然植物染色,Abus老師 將手把手帶領大家完成整個苧麻線製作流程,重新認識「一根線」的重量與溫度。進階課將實際操作以苧麻編織,及應用在刺繡上的成品。每一道手工程序,不只是技法學習,更是一次次與土地的連結。這不只是學做線,更是學會如何慢下來,學會尊重一切從手中誕生的東西。適合任何對織物、工藝、原住民文化、或手作有興趣的你。



台東風土工藝—

跟Abus老師學苧麻織繡

時間

1st.    苧麻初階7/12或26 (sat) 14:00-17:00 (2日期選一) 成品:手環

2nd.   苧麻進階8/09 (sat) 14:00-17:00 成品:編織水壺袋

3rd.   苧麻應用 8/23 (sat) 14:00-17:00 成品:苧麻刺繡

費用:單堂價 900元/人 *3堂套課價 2500元/人 (每人含材料費/課程與體驗)

 LOVEABUS優惠方案:阿布斯工作室114年獲農業部農村再生基金計劃補助,前10位「兩人成行」報名學員可享50%學費補貼,結帳時系統直接會折抵。(名額有限,報名要快)*兩人成行,或一次報名兩堂都算。

*套課學員的作品,於課程結束後,可優先參加「常苧我心」特展(114/10/3-10/26)

地點:東東有藝市 |台東市徐州街293號 (與寧波街交口,近開封市場、東美館)

講師:Abus / 邱春女  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 主理人 、20年以上傳統織染工藝復振傳承推廣經驗 、2024年代表台東參展FIND-Design Fair Asia

*以上費用皆含材料費、課程與體驗費
*每場限額20名,請儘速結帳才算報名成功喔。
*活動日期前7日取消可退費 90%、三日前取消可退費 50%;三日內取消則恕不退費。

Still 2024-08-30 132807_1.9.1
Still 2024-08-30 132807_1.1.1_0
20241105-阿布斯-00004_0
Still 2024-08-30 132807_1.11.1_0
20241105-阿布斯-00007
20241105-阿布斯-00006
20241105-阿布斯-00010
20241105-阿布斯-00013
20241105-阿布斯-00016

20241105-阿布斯-00021
20241105-阿布斯-00019
20241105-阿布斯-00020
20241105-阿布斯-00023
13562
S__171442189_0
S__171442192_0
13559
13558

<苧麻的文化意義>

從一根莖,拉出一段線,織出一個家族的記憶

苧麻不僅是實用材料,也是族群文化的記憶載體。對許多原住民族來說,苧麻編織代表的是女性的技藝傳承、家族的榮耀與土地的聯繫。從種植、採收、剝麻到織布,每一道工序都蘊含深厚的時間勞動與生活智慧。

1st課程會學習到:苧麻材料處理到搓線,即可有線材製作自己獨一無二的手環,布農族會用石菖蒲搭配薏苡珠來做孩子的項鍊,以達祈福之效,而石菖蒲的確有寧心安神的功效。繩環可串搭石菖蒲和薏苡珠,為自己保平安。

2nd課程會學習到:如何使用苧麻鉤織水壺袋,在台東揹自己編的編織水壺袋,真的超chill的。

3rd課程會學習到:應用苧麻線做十字繡,秀出自己特色的繡片。


✺ 苧麻織線課 ✺

苧麻,是台灣原住民族世代使用的天然纖維。從採收到成線,每一步都來自對土地的熟悉與對生活的耐心。
 

🌿 課程重點包含:
 ・苧麻植物介紹與文化意義分享
 ・採麻、剝皮、取纖與清洗實作
 ・柔化搓線體驗與天然植物染色
 ・線材整理與織線示範

・進階應用包括編織與刺繡成品

 

苧麻織線教學|Ramie Weaving Tutorial

將苧麻變成織線的六道工序:

步驟一

採麻去葉
 收成後,去除苧麻葉片,只留下莖部,準備進行纖維提取。

步驟二

剝皮取纖
 將莖部夾住,壓碎後用刮刀去除外皮,保留內層白色纖維,稱為「苧麻紗」。

步驟三

清洗晾乾
 將纖維洗淨並平鋪晾乾,避免打結或變形,是捻線前的關鍵步驟。

步驟四

柔軟搓線
 手工揉軟乾燥纖維,再依需求搓成粗細適中的線材,作為織布素材。

步驟五

漂白染色
 煮沸可去除雜質,亦可使用天然染材染色:

步驟六

整線備織
 染後風乾,再次整理、檢查纖維狀態,去除斷裂與扭結,即可進入織布階段。

 




  • 講者:

Abus 邱春女 / 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 負責人

更多介紹

阿布斯:布農族苧麻編織的文化與復興之路

阿布斯(Abus),漢名邱春女,是臺灣台東布農族的傳統工藝師,肩負起復興布農族苧麻編織的使命。苧麻編織是布農族的核心技藝,這項工藝源於族人與土地的深厚連結,苧麻本身是強韌的植物纖維,耐寒耐磨,適應亞熱帶氣候,數百年來在布農族的生活中無處不在。布農族婦女以苧麻製作日常服飾、打獵用的網袋等器物,這些作品既是生活的必需品,也是族群文化的象徵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苧麻編織技藝逐漸流失,然而阿布斯卻選擇將這門工藝拾起並復興,讓這項文化得以薪火相傳。

1996年,阿布斯從臺東馬偕醫院退休,返回位於延平鄉的部落生活,逐漸發現文化活動中缺乏傳統服飾的現象。她意識到,若無人承接這項技藝,隨著老一輩的逐漸凋零,布農族的編織文化將難以延續。因此,她開始拜訪部落長者,學習布農族特有的十字繡和織紋,沉浸於這門工藝的美學與智慧之中。

布農族的苧麻編織技藝並非單純的技術,而是凝聚了族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哲學。苧麻需經過細心的處理——從種植、刮麻、洗麻到撚線、績麻,每一步都不可或缺。這門工藝要求手工的專注,並依賴天然材料的變化,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重拾對自然的敬畏。為了保留這項技藝的完整性,阿布斯於2016年在工作室旁種植了一片苧麻園,從栽種、培育到取纖維,親力親為,讓這些材料經過傳統工藝流程,製成富有文化記憶的手工藝品。

苧麻網袋在布農族的狩獵文化中意義深遠,這些網袋不僅是攜帶狩獵工具的必要用品,也象徵了婦女的勞動智慧和族群的合作精神。在傳統的布農族生活中,男子狩獵,女子織布,家家戶戶的婦女都具備苧麻編織的技能。這些器物和衣物,無不融入生活中的實用價值與文化象徵,成為族群身份的代表。

阿布斯的工作室如今不僅是布農族苧麻編織的復興基地,也成為部落婦女的學習場所。她透過政府支持的多元就業計畫,邀請部落婦女加入工坊,讓她們在學習編織技藝的同時,亦能實現經濟獨立與自我成長。阿布斯希望藉由這份努力,不僅讓苧麻工藝在現代持續延續,也讓布農族的歷史與文化記憶得以生生不息。

這位工藝師,以一針一線縫合了族群的過去與未來,使苧麻編織不僅是手工藝,更成為文化的紐帶。透過阿布斯的巧手,苧麻的纖維在日光下閃耀著溫潤的光芒,象徵著布農族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對土地的深情。

IMG_9233

IMG_9191IMG_9222IMG_9314

IMG_9483IMG_9492IMG_9280



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